当前位置:首 页 >文章正文

罚金的裁量原则与数额

作者:本网综合    发布:2018-12-22   浏览量:1339  
  

  关于罚金的裁量原则,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所谓“犯罪情节”,主要是指犯罪分子罪行的危害程度,主观恶性的大小,手段是否恶劣,非法所得的多少,后果是否严重等等。一般说来,情节严重的,罚金数额应当多些,情节较轻的,罚金数额应当少些,以做到罪刑相适应,使犯罪分子不在经济上占到便宜。

  在裁量罚金数额时应否考虑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从有利于判决执行和对被判刑人的惩治与教育的角度上看,应当适当加以考虑。如果罚金数额过多,超过了犯罪分子的实际负担能力,犯罪分子也无法缴纳,这对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也不利,同时由于罚金刑无法得到实际执行,也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如果罚金数额过少,则会使犯罪分子感受不到经济惩罚,对犯罪分子起不到惩戒作用。

  刑法在总则中规定了裁量罚金数额的一般原则,而在分则中,则对罚金数额的裁量作了多样化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无限额罚金制。刑法分则仅规定选处、单处或者并处罚金,不规定罚金的具体数额限度,而是由人民法院依据刑法总则确定的原则即根据犯罪情节自由裁量罚金的具体数额。

  (2)限额罚金制。刑法分则规定了罚金数额的下限和上限,人民法院只需要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裁量罚金。

  (3)比例罚金制。即以犯罪金额的百分比决定罚金的数额。例如,根据刑法第158条的规定,对虚报注册资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1%以上5%以下罚金。

  (4)倍数罚金制。即以犯罪金额的倍数决定罚金的数额。例如,刑法第202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根据这一规定,罚金数额取决于犯罪数额,犯罪数额越大,罚金数额越高;反之,亦然。

  (5)倍比罚金制。即同时以犯罪金额的比例和倍数决定罚金的数额。例如,根据刑法第142条的规定,对生产、销售劣药罪,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联法律法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二条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 死缓期间及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

· 死刑缓期执行的变更

· 死刑缓期执行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 刑罚的种类







打印此页】  【关闭

Processed in 0.163536 second(s) , 7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