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文章正文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2022修正)(2)

作者:本网综合    发布:2024-10-15   浏览量:126  
  
  【颁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
  【发布日期】2022-10-08
  【实施日期】2022-10-08
  【效力位阶】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变更】2011年5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2号公布 2022年10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修改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2022修正)(2)
  第六章 服务保障
  第一节 财政保障
  第八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收支平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
  第八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规范税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等部门不得越权制定税收、非税收入优惠政策,不得通过变更财政收入科目等方式转移财政收入。
  第八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控制和减少一般性支出。
  公共服务支出重点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倾斜,增强基层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规范会议经费、公务用车购置使用经费、接待经费及出国(境)经费等支出,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政府服务项目所涉及的货物、工程、服务依法实行政府采购。
  第八十八条 建立健全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行政府服务的财政分级负担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
  第八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实施政府服务所需资金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并遵循预算管理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
  第九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通过政府补贴、政府贴息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鼓励社会力量向公共服务事业捐赠或者依法设立公共服务基金。
  政府债务资金重点用于公共服务支出,不得用于一般消费等经常性支出。
  第二节 组织保障
  第九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第九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务员开展政治思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等教育,培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第九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及时解决政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组织公务员到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工作,充实基层政府服务力量。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举办庆典、节会、论坛等活动,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第九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依法行政、应急管理等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九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公务员队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
  第九十六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制定服务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
  第九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第九十八条 政府绩效管理遵循科学规范、注重实际、公开公平、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九十九条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应当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一百条 政府绩效评估实行内部考核、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程序一般包括制定方案、实施评估、反馈结果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科学化。
  第一百零一条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行政机关改进工作、公务员任用管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零二条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各类考核,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除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不再组织单项考核。
  第二节 行政效能监督
  第一百零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电子监察系统,对网上政府服务事项进行全程监控,并实行网上受理投诉制度。
  第一百零四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的原则。
  第一百零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拖延履行政府服务职责的行为,以及在政府服务中的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行政效能投诉的机构提出投诉。
  第一百零六条 对投诉人的投诉,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负责受理和处理行政效能投诉的行政机关应当调查、核实投诉事项,听取投诉人与被投诉人的意见,并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行政机关对受理的投诉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向投诉人说明理由。
  投诉案件办结后,应当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投诉人。
  第一百零七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结果作为对行政机关政府绩效评估以及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节 服务监管
  第一百零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公共服务中的违法行为。
  第一百零九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上年度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
  第一百一十条 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采取回购等方式,依法收回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补偿。
  第一百一十一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提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行政机关临时接管其公共服务,保障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
  第一百一十二条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或者服务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服务合同或者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有关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解除服务合同。
  第一百一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有异议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处理情况应当作为行政机关实施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一十四条 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实施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服务中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履行政府服务职责,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符合法定和规定条件的政府服务申请的;
  (二)拖延履行政府服务职责,不在法定期限、规定期限或者承诺期限内办结政府服务事项的;
  (三)违反规定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
  (四)索取、收受服务对象财物或者要求服务对象提供赞助的;
  (五)不遵守政府服务公开相关规定的;
  (六)对行政效能投诉不依法受理或者办理的;
  (七)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参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一百一十六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国家规定的问责权限、形式和程序办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直属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和国有公共服务企业违反本规定,需要对有关人员实行问责的,依照国家规定的问责权限、形式和程序办理。
  第一百一十七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等方式提供政府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服务合同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八条 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公共服务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政府服务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予以撤销,并责令退还取得的利益。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百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贯彻本规定的实施方案。
  第一百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打印此页】  【关闭

Processed in 0.110166 second(s) , 67 queries